原来一个本是教化故事的背后藏有如此真爱。
刚开始很奇怪,作者为什么要在旧约神话里取材,古希伯来人的信仰如此之强烈,以至于爱情在旧约中几乎没什么位置,干嘛不写个希腊神话呢?
慢慢品味方知苦心。当年米开朗琪罗把大卫塑成一个健美的青年,这里同样也是对人性的彰显对情感的肯定,以及对干燥教条的嘲讽。
尽管故事不长,大卫的形象却栩栩如生,显示了作者炉火纯青的功力。也能看出作者对宗教、战争、政治等都是有一定认识的。
圣经里经常有这种模式:人犯了错,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犯,但后来信了神,就变好了,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。以前只觉得这种模式荒谬而且好玩,或许这是在故意表达神性之下殊无人性立锥之地吧。像作者这种偏偏要让人性战胜的也是叛逆之至了。
[ 本帖最后由 空里流霜 于 2019-9-17 15:40 编辑 ]